找到相关内容111篇,用时2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努力实现无悔的人生——在河北生活禅夏令营讲演稿

    ,心如墙壁,可以入道”(参见《禅源诸诠集都序》卷三)。  诚然,作为我等凡夫,在未闻佛法之前,无疑是面对“三毒”贯心还如饮甘醴的;即使是已经闻知佛法以后,只要稍微放松自己的警惕,也就很难说不再造了...学习《坛经》的点滴体会。  从上可知,对于我们凡夫来说,与其过于地去计较前非恶,还不如当即痛下决心,从此不再造了,因而在禅门中,有“随缘消旧业,更莫造殃”的提法。但要真正地做到“永断不作”,也...

    蔡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75041346.html
  • “无我” 论

    后,因贪爱而生执著心      │     └10 有:既有善恶境界,必因善恶业力而再轮回()      └未来二果─┌11 生:指未来之世将再生六道            └12 老死:...四大假合的身体,也就没有“现在五果”,即识、名色、六入、触、受。此身不复存在,又还有谁去“爱”、“取”、“有”。彼此都不存在,就不会造,未来的生老病死也不复存在。无明灭则行灭,行灭则识灭,识灭则名...

    曾琦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31645883.html
  • 《阿含经》的成佛之道

    如实知,具足如是智慧,更不造,宿业渐已断,得现正法、离诸炽然、不待时节、通达、现见、生自觉智,离车!是名如来、应、等正觉所知所见,说第三离炽然、清净超出,以一乘道净众生,离苦恼,灭忧悲,得如实法。...(现见观察),(六)内所证(生自觉智)。在具足戒定慧之下,如实了知四圣谛,不再造,并去除宿业,因而灭除苦恼,此为成佛所必经之途。在《杂阿含经》五五○经中,摩诃迦旃延告诉诸比丘说:  佛世尊如来、应...

    林崇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3147815.html
  • 佛法的业报观:《揞破经》

    可以和你讨论这件事。 揞破同意了,并请求世尊讨论此事。 世尊问: “于揞破意云何?若有比丘生不善身行、漏、烦热、忧戚,彼于后时,不善身行灭,不更造,舍弃故,即于现在世,便得究竟,而无烦热,常住不变,谓圣慧所见、圣慧所知也。身生不善、口行不善、意行不善无明行、漏、烦热、忧戚,彼于后时,不善无明行灭,不更造,舍弃故,即于现在世,便得究竟,而无烦热,常住不变,谓圣慧所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72453551.html
  • 禅宗的“不道之道”与“无修之修”

    小儿啼。故实有无法,名阿耨菩提。如今既会此意,何用驱驱?但随缘消旧业,更莫造(遭)殃。”(《古尊宿语录》卷三)不造,所以无修。然此无修,正是修。所以此修是“无修之修”。   不造,并不是不做...

    冯友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34771051.html
  • 人生的意义何在

    造作。暂时的苦难,堕落,都不用失望;这是短暂现象,前途是充满光明的。不过,离苦得乐,唯有顺从因果定律,从离恶行善中得来,此外没有任何幸运,也不是神力所能帮助。  人生是善业所得;而现生的行为善恶,...

    印顺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52041147.html
  • 涅槃

    所缚,就要造作,此定会在无穷无尽的生死轮回中表现出来。当所有形式的贪欲被消除之后,具有再生能力的业力停止了运作,此人即从生死轮回中解脱,而证涅槃。佛教的解脱是从不息的生死之中获得自在,而不是仅仅...身后的小水池里,爬向陆地,又开始了的一次游旅。  从这一富有哲理的故事中,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看出,熟识水陆二地的乌龟无法说出陆地的特性,鱼也不可能想象出陆地,因为它只在水中生活。同样的,自由来往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04541562.html
  • 和谐社会,从心开始,和谐社会,从我开始,和谐社会,从我家开始,和谐社会,从我身边开始

    造下因,今生又陋习不改、依然如故,招感旧业,疾病现前。凡有肝系统病,乃是杀业现前。凡有肺系统病,乃是盗业现前。凡有肾系统病,乃是淫业现前。凡有脾胃系统病,乃是妄语业现前。凡有心系统病,乃是酒业现...而不能自主、不能自拔。也许有世智辩聪的人会发问:刚出生的婴儿懂什么贪欲,为何也会得疑难杂病?此当是前世之,而由心造。所以说,和谐身体决定于心,心理健康方能保证身体健康。 《摩诃止观辅行传》说,众生...

    释妙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20045738.html
  • 禅宗:静默的哲学

    不造,并不是不作任何事,而是作事以无心。因此最好的修行方法就是以无心作 事。这正是道家所说的“无为”和“无心”。这就是慧远的理论的意思,也可能就是道生的 “善不受报”义。这种修行方法的目的,不在于...的机会,为他们著 想,就把禅师的话记录下来,叫做“语录”。这个做法,后来儒家也采用了。在这些语录 里,我们看到,弟子问到佛法的根本道理时,往往遭到禅师一顿打,或者得到的回答完全是 些不相干的话。例如...

    冯友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5047868.html
  • 西方僧伽所面临的问题

    指毗奈耶中针对比丘而不是在家人的规条。  论中提到一段,以“旧业已断尽,不复造”起首的偈文时,更明白地说,那是指贪嗔痴已止息的人(这里仍特指已断贪爱的出家阿罗汉)。  从这些例证可以明显的看到,古代的... 于是世尊召集众比丘开会,修改原来的规定,然后宣布这些的规条不只在阿般提地区有效,也在其他地区有效,除了印度例外。从此以后,只要有五位比丘,其中至少有一位是精通毗奈耶的,即可举行授具足戒仪式,并且...

    罗睺法师 著 林武瑞 蔡心淑 合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93353119.html